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14 03:21] “乌镇好好生活节”第三季启幕,解锁江南春日新体验
- [2025-05-14 03:15] 广西防城港:强化餐饮市场监管
- [2025-05-14 03:05] 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
- [2025-05-14 03:04] 河南滑县:绢帛生花夺天工
- [2025-05-14 02:34] 《世界记忆名录》上新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
- [2025-05-14 02:32] 第五届“童颂中华”青少年经典诵读征集展示活动启动
- [2025-05-14 02:25] 国家大剧院实现“百城千幕”同步直播
“第二现场” 千里共赏 - [2025-05-14 02:18] 柳州发布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认定处理指导意见
- [2025-05-14 02:06] 吉林市: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良市场环境
- [2025-05-14 02:00] 五色糯米饭里的发展机遇
- [2025-05-14 01:54] 江西强化电动自行车、建筑保温材料产品质量监管
- [2025-05-14 01:51] 话剧《人世间》第100场5月将在北京天桥剧场开演
- [2025-05-14 01:40] 天津全力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
- [2025-05-14 01:39] 上海群众艺术活动进入“AI时代”,乡镇搞起AI文艺盛典
- [2025-05-14 01:29] 沈阳启动“双百双促”助企赋能专项行动
- [2025-05-14 01:26] 以花为媒 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
- [2025-05-14 01:24] 趣绘节气:春分到,蛋儿俏
- [2025-05-14 01:15]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
- [2025-05-14 01:15] 合肥:“万企”纷至沓来 助力“万村”振兴
- [2025-05-14 01:10] 沈阳推动新增1000家以上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